避孕藥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主要來自其所含的荷爾蒙成分,尤其是雌激素,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進而提高中風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影響與風險
- 血栓風險增加:服用含雌激素的複合型口服避孕藥,血栓發生率約為萬分之八,明顯高於未使用者的萬分之一,懷孕女性風險更高達萬分之五十。
- 中風與心肌梗塞:長期使用避孕藥可能導致腦中風,尤其是有其他心血管風險因子的女性。
- 高血壓患者風險更高:高血壓婦女使用含雌激素避孕藥需特別謹慎,因為可能加重心血管負擔。
高風險族群
以下族群不建議使用含雌激素的複合型避孕藥:
- 高血壓患者
- 年齡超過35歲且每日吸菸超過15支者
- 有血栓病史(含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史者
- 乳癌、肝癌、肝硬化或肝病患者
- 有先兆偏頭痛者
預防措施與建議
- 選擇純黃體素型避孕藥:純黃體素型避孕藥較不影響心血管風險,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但避孕效果相對較弱。
- 非荷爾蒙避孕方式:對於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議使用非荷爾蒙避孕方式,如保險套、避孕器、殺精劑或子宮內投藥系統(如蜜蕊娜)。
- 定期監測心血管健康:服用避孕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壓及心血管相關指標,及早發現異常。
- 避免其他風險因子:戒菸、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總結來說,避孕藥尤其是含雌激素的複合型避孕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是血栓和中風風險。選擇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避孕方式並配合醫師指導,是降低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