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對避孕藥使用的專業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1. 正確服用方法
避孕藥應從月經週期第1天開始服用,每天固定時間服用1顆,連續服用21天,停藥7天後再開始下一盒。初期可能會出現噁心、腹痛、頭痛、情緒改變、乳房脹痛等副作用,但多數女性服用數月後會逐漸適應。

2. 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

  • 服藥3個月內可能會有微量或點狀出血,通常不需停藥,若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應就醫。
  • 長期使用避孕藥者可能乳癌風險較高,建議每3個月回診,並定期自我檢查乳房,每年做乳房專科檢查。

3. 避孕效果與雙重避孕建議
事前避孕藥的避孕成功率高達99%,但婦產科醫師建議可搭配保險套使用,形成「雙重避孕」,以降低意外懷孕風險並防止性病傳播。

4. 避孕藥的副作用與誤解

  • 避孕藥不一定會導致體重增加或水腫,尤其是第四代避孕藥含有Drospirenone,具有利尿效果,還能改善皮膚油脂與青春痘問題。
  • 服藥初期可能有輕微不適,但多數人會逐漸適應。

5. 不適合使用避孕藥的人群
有肝功能異常(如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或家族有乳癌病史者,應避免使用避孕藥,並在婦產科醫師指導下選擇適合的避孕方式。

6. 漏服避孕藥的處理
若漏服一天,應盡快補服;若連續漏服3天,該週期避孕效果大幅降低,需採取其他避孕措施,並等待下個週期再恢復服用。

總結來說,婦產科醫師強調避孕藥的正確使用、定期追蹤檢查及搭配其他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並提醒女性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避孕方式,必要時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