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與卵子的存活時間對避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受孕的時間窗與危險期的判斷上。
-
卵子的存活時間:排卵後,卵子在輸卵管中通常可存活約12至24小時,文獻中最長可達3天,但一般以24小時為主流數據。
-
精子的存活時間: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可存活約48至72小時,部分文獻記錄最長可達6天,但常見數據為3天左右。
這意味著,即使性行為發生在排卵前幾天,仍有可能因精子存活而導致受孕。例如,若排卵日為第14天,性行為在第11天發生,精子仍可能存活到排卵日與卵子結合,增加懷孕機率。
因此,避孕時若僅依靠「安全期」避孕法,必須考慮精子與卵子的存活時間,避免在排卵前後的危險期內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否則仍有懷孕風險。
總結表格:
生殖細胞 | 存活時間(女性體內) | 對避孕的影響 |
---|---|---|
卵子 | 約12-24小時(最長3天) | 排卵後短暫存活,受孕窗口有限 |
精子 | 約48-72小時(最長6天) | 性行為提前數天仍可能受孕,延長受孕窗口 |
結論:精子與卵子的存活時間決定了受孕的時間範圍,避孕時必須考慮這些時間,避免在排卵期前後的危險期內無防護性行為,以降低意外懷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