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醒哭鬧是許多父母常遇到的挑戰,以下整理了有效的安撫技巧與培養寶寶自我安撫能力的方法,幫助寶寶安穩入睡並減少夜間哭鬧:


一、寶寶夜醒哭鬧的安撫技巧

  1. 按摩與擁抱
    透過溫柔的皮膚接觸,如按摩和溫暖擁抱,可以幫助寶寶感受到安全感,減輕不安情緒,有助於安撫哭鬧。

  2. 使用安撫音樂與玩具
    播放安撫音樂、搖鈴或提供安撫玩具(如安撫毯、安撫娃娃),這些熟悉的聲音和物品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幫助他們平靜下來。

  3. 5S安撫法(鄧惠文醫師推薦)

    • 用嬰兒巾包裹寶寶(Swaddling)
    • 側臥或俯臥抱寶寶(Side or Stomach)
    • 製造噓噓聲(Shushing)
    • 輕輕搖晃寶寶(Swinging)
      這些動作模擬子宮內環境,能有效安撫寶寶。
  4. 抱起放下法
    日本腦神經科學專家建議,父母可先抱著寶寶走動5分鐘,再坐著抱5~8分鐘,待寶寶熟睡後再放下床上,減少寶寶因放下而驚醒的機率。

  5. 定時安撫法
    對於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寶寶,父母可在寶寶醒來時待在身邊,但避免過多言語或抱起,僅輕撫安撫,幫助寶寶重新入睡。


二、培養寶寶自我安撫能力的建議

  1. 建立規律作息
    固定白天清醒時間、起床和入睡時間,幫助寶寶調整生理時鐘,養成穩定的睡眠週期,減少夜間醒來哭鬧的頻率。

  2. 營造良好睡眠環境
    提供安靜、黑暗且舒適的寢室環境,調整室溫至適宜,減少外部刺激,有助寶寶安穩睡眠。

  3. 讓寶寶學習自我安撫
    透過逐步減少父母的介入,例如延長觀察寶寶的時間,讓寶寶嘗試自行平復情緒,慢慢建立自我安撫能力。

  4. 確認寶寶需求
    夜間哭鬧時,先確認是否有生理需求(如尿布濕、餓了、肚子不舒服),或是因為不安需要父母的陪伴,針對需求給予適當回應。


透過以上方法,父母可以有效安撫寶寶夜醒哭鬧,同時幫助寶寶逐步建立自我安撫能力,促進良好的睡眠品質,減輕照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