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保護幼兒免受陌生人不當言語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教導幼兒基本自我保護原則
- 教孩子遇到陌生人時,記住「叫、推、逃」三步驟:大聲呼救、推開對方並迅速逃離現場,並尋找可信賴的大人幫忙。
- 從幼兒園到國小階段,逐步灌輸警覺與防備的觀念,讓孩子知道遇到不當言語或行為時要勇敢表達並尋求協助。
2. 維持良好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心聲
- 家長應與孩子保持開放且正向的溝通管道,讓孩子願意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包括陌生人言語上的不適。
- 透過日常對話,了解孩子對陌生人言語的看法,並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支持。
3. 事先預告與陪伴,減少陌生人帶來的恐懼
- 在親友或陌生人來訪前,先向孩子解釋會發生什麼事,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 不強迫孩子與陌生人互動,給予孩子適應的空間與時間,並在旁陪伴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4. 培養孩子與朋友結伴同行的習慣
- 教導孩子盡量避免單獨行動,與朋友一起出門能降低被陌生人接近的風險,也能互相照應。
5. 教導孩子網路安全與辨識不當言語
- 若孩子有使用網路,家長應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隱私設定、封鎖及舉報功能,並討論網路上可能遇到的不當言語或內容。
- 讓孩子參與訂定上網規則,提升其遵守意願與自我保護能力。
透過以上方法,家長能有效幫助幼兒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減少陌生人不當言語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並在必要時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