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口味改變的主要原因與機制,主要與體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有關,尤其是黃體素、雌激素和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的分泌增加,這些荷爾蒙變化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消化道功能,進而改變味覺和嗅覺感受。
具體機制包括:
-
荷爾蒙影響:從受孕第6天開始,黃體素和雌激素分泌持續上升,幫助胚胎著床,但黃體素會抑制腸胃蠕動,使胃腸道平滑肌蠕動變慢,導致腹脹、噁心、想吐等孕吐症狀,味覺也可能變得遲鈍或異常。
-
中樞神經系統刺激:hCG和女性荷爾蒙的急遽增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消化道調節機能,造成孕吐及口味改變。
-
胃食道括約肌鬆弛:hCG上升會使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括約肌鬆弛,增加胃酸逆流和反胃感,進一步影響味覺體驗。
-
缺鐵因素:部分孕婦口味改變可能與缺鐵性貧血有關,缺鐵會引起異食癖(對非食物的異常渴求),也是口味異常的原因之一。
此外,口味改變的表現因人而異,有些孕婦喜歡清淡食物,有些則偏好重口味或辣味,且第一胎與第二胎的口味偏好也可能不同。
總結來說,懷孕期間口味改變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主要是荷爾蒙變化對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影響,並可能受到營養狀況(如缺鐵)和心理因素的調節。這種現象多數在懷孕前三個月較明顯,之後會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