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建議選購玩具時,應重點注意玩具的安全性、適齡性及材質無毒性。具體安全要點包括:
- 玩具零件要牢固且無小零件易脫落,避免幼兒誤吞或塞入鼻、耳等體腔,造成窒息或異物梗塞風險。附有繩索的玩具繩長不可超過20公分,以防纏繞頸部危險。
- 避免玩具有銳利邊緣或尖銳部件,以免割傷皮膚。部分玩具如捲尺手環、逼真的弓箭組等,因材質或設計不良,容易造成割傷或眼睛受傷。
- 選擇有「商品安全標章」或合格檢驗標識的玩具,並確認標示清楚,包括適用年齡、警語及使用方法。
- 避免含有重金屬、塑化劑等有毒物質的玩具,尤其是塑膠玩具要選擇安全材質(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避免刺鼻塑膠味或油膩感,並避免讓孩子啃咬玩具。
- 電力驅動玩具需具備良好絕緣與耐燃性,避免觸電或燙傷風險,且注意噪音不宜過大以免損害聽力。
-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發展階段的玩具,避免過難或過易造成挫折感,並能促進技能發展。
- 避免購買含磁性小物件、液態或膨脹玩具,因為這些玩具易造成誤吞、腸穿孔或過敏反應。
- 使用戲水充氣玩具時需成人陪同,因其非救生設備,存在溺水風險。
此外,兒科醫師提醒家長,即使選購安全玩具,也應全程陪伴監督孩子遊玩,避免意外發生。
綜合以上,選購安全玩具的技巧可整理為:
- 確認玩具有合格安全標章與中文標示。
- 檢查玩具零件牢固、無銳利邊緣及過長繩索。
- 選擇適齡玩具,避免小零件及危險材質。
- 避免購買有潛在危險的玩具類型(如捲尺手環、巴克球等)。
- 電動玩具需注意電池安全與噪音控制。
- 購買後可先通風散味,並保持玩具清潔。
- 遊玩時家長應陪伴並觀察孩子使用情況。
這些建議能有效降低玩具使用中的意外風險,保障兒童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