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部地區通常指的是包含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這五個縣市的區域,位於台灣的心臟地帶。

這個區域的主要特點包括:

  • 地理範圍: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五縣市。部分定義中會包含嘉義縣市,但主流定義多以上述五縣市為主。
  • 地形:
    • 東側為丘陵及山地,包括中央山脈部分山區,是多條大河的發源地,如濁水溪。
    • 中部為盆地和平原,台中盆地與埔里盆地為主要盆地,彰化平原為最大沖積扇平原。
    • 西側為海岸平原。
  • 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偏高,夏季為主要雨季,降水量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 產業:
    • 以農業為基礎,為台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盛產溫帶水果、高山蔬菜及花卉蔬果。
    • 休閒農業發達,結合觀光與農業體驗。
    • 台中市為區域經濟中心,產業多元,包含精密機械、科技園區、工商業及第三級產業(服務業)。
  • 文化與旅遊:
    • 文化藝術豐富,如苗栗的木雕與陶藝DIY、台中的國立美術館與自然科學博物館。
    • 旅遊景點包括日月潭、八卦山大佛、九族文化村等。
    • 雲林為布袋戲文化發源地。
  • 行政與選舉:
    • 五縣市政治生態多元,藍綠勢力分布不均,台中市及彰化縣藍綠勢均力敵,苗栗及南投偏藍,雲林偏綠。

總面積約為10,500平方公里,約占台灣總面積的29%。

綜合以上,中部地區是台灣地理、文化、經濟及農業的重要核心區域,氣候宜人,適合旅遊與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