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與信用卡具有互補性,兩者在支付方式、安全性、分期付款及消費場景上各有優勢,能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具體來說:
-
支付方式互補:行動支付利用手機或穿戴裝置的NFC感應或掃碼功能,簡化攜帶現金與實體卡的負擔,提升便利性與安全性(如虛擬卡號避免卡號外洩)。而信用卡則提供成熟的分期付款與延後付款功能,這是目前多數行動支付無法直接提供的。
-
安全性與便利性:行動支付因為不需攜帶實體卡,且多採用虛擬卡號技術,降低盜刷風險;信用卡則因晶片感應技術提升刷卡安全性。兩者結合使用,消費者能依場景選擇更安全便利的支付方式。
-
分期付款與授信功能:信用卡可提供分期付款及授信服務,行動支付因法規限制無法提供授信,分期功能多依賴綁定信用卡。部分行動支付品牌如zingala銀角零卡則嘗試提供彈性分期,但仍屬例外。
-
消費場景與回饋:行動支付綁定信用卡後,部分感應支付(如Apple Pay、Google Pay)在實體店消費被視為一般刷卡,享有信用卡回饋;掃碼支付則依APP及銀行規定可能有不同回饋政策。兩者結合可讓消費者在不同通路靈活獲得優惠。
-
市場共存趨勢:專家認為電子支付與信用卡將「共存共榮」,形成多元支付生態,滿足消費者對安全、便利與實惠的需求。
所以,行動支付與信用卡在支付技術、安全性、授信功能及消費回饋上互補,消費者可根據不同需求與場景靈活運用兩者,達到最佳支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