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對蚊蟲叮咬的敏感期主要出現在初次被叮咬後的「致敏化」階段,第一次被蚊子咬時通常不會有明顯腫脹反應,因為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認識蚊子唾液中的抗原;但隨著反覆被叮咬,免疫系統開始產生反應,3至4小時內皮膚會開始腫脹,24至36小時達到高峰,且反應會隨著咬的次數增加而加劇,這段時間即為嬰兒的敏感期。
嬰兒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對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質容易產生過敏反應,導致紅腫、癢甚至嚴重的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這種免疫反應主要是組織胺釋放引起的,且嬰幼兒皮膚較薄嫩,更容易出現嚴重紅腫。
至於免疫反應成熟時間,隨著嬰兒成長,免疫系統逐漸發育完善,對蚊蟲叮咬的過敏反應會逐漸減輕,嚴重反應的頻率和程度會降低。具體成熟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但通常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對蚊蟲唾液的致敏反應會逐步穩定,過敏反應也會改善。
簡要重點如下:
- 第一次被蚊子咬時,嬰兒通常不會腫脹,因為免疫系統尚未致敏。
- 反覆叮咬後,免疫系統開始識別蚊子唾液抗原,產生過敏反應,皮膚紅腫癢感在3-4小時開始,24-36小時達高峰。
- 嬰兒皮膚敏感且免疫系統未成熟,容易出現較嚴重的紅腫和過敏反應。
- 免疫系統隨成長逐漸成熟,過敏反應會減輕,但具體時間因人而異。
因此,嬰兒對蚊蟲叮咬的敏感期主要是從初次致敏後開始,免疫反應成熟則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步改善。家長應注意避免反覆叮咬並及時處理叮咬部位,防止嚴重過敏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