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對熟悉聲音和臉孔的辨識能力從胎兒期就開始形成,出生後逐步發展並日益精細。胎兒在子宮內已能對母親的聲音產生反應,出生後幾天內即能辨識母親的聲音,並在2個月大時聽力明顯進步,5個月大能分辨父母的聲音,6個月大開始對人聲特別感興趣,並能辨識叫自己名字的聲音。視覺方面,嬰兒出生後數小時內就能辨識母親的臉孔,隨著成長,對臉部表情的辨識能力也逐漸提升。
具體發展階段包括:
-
胎兒期:胎兒能聽到並記憶母親的聲音,對熟悉的語調有反應,如停止吸奶瓶的動作表示辨識。
-
出生後1週內:嬰兒開始對聲音有反應,尤其是母親的聲音。
-
2個月大:聽力明顯進步,能辨識周圍聲音。
-
3個月大:開始用身體動作回應聲音,並能辨別聲音來源方向。
-
5個月大:能分辨父親與母親的聲音,並開始對聲音與臉部表情的連結產生興趣。
-
6個月以上:能注意聲音的方向,尋找聲源,並開始牙牙學語。
-
9個月大:能聽到較遠的聲音,對語言的子音和母音有更細緻的辨識能力。
嬰兒的臉孔辨識能力與聲音辨識密切相關,出生後不久即能辨認母親臉孔,並隨著感官發展,對不同臉部表情的理解逐步增強。這些能力是嬰兒社會互動和語言學習的基礎。
所以,嬰兒從胎兒期即開始對熟悉聲音有記憶,出生後幾天內即能辨識母親聲音,視覺上則在出生數小時內能辨識母親臉孔,隨著月齡增長,對聲音和臉孔的辨識能力逐步成熟,支持其語言和社會認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