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通常在懷孕20週後開始被懷疑,但確診時間多數是在懷孕24至28週之後,尤其是超過32週時更為明確。 若胎盤位置持續覆蓋子宮頸內口且未隨孕期增長而上移,即可確診為前置胎盤。
具體來說:
- 懷孕14~15週:部分典型的完全性前置胎盤可早期發現,但此時胎盤位置尚不穩定,仍可能移動。
- 懷孕20週左右:若超音波檢查發現胎盤位置過低,會被視為「前置胎盤現象」,但尚未確診,因胎盤可能隨子宮擴大而向上移動。
- 懷孕24~28週:多數醫師會開始較明確判斷胎盤是否仍覆蓋子宮頸內口,若持續過低,則可確診。
- 懷孕32週以後:胎盤位置基本穩定,若仍覆蓋子宮頸內口,則可確診前置胎盤。
- 懷孕36~37週:少數病例直到此時才確診,尤其是胎盤位置變化較大者。
診斷主要依賴超音波檢查,尤其是B型超音波,可清楚顯示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的相對位置,準確率高達95%以上。
前置胎盤依覆蓋程度分為四種:完全性、部分性、邊緣性及低位性,確診後會依類型及出血狀況決定產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