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緩語氣與耐心糾正寶寶的尖叫習慣,首先要保持冷靜,不用大聲斥責或強硬制止,因為大人情緒激動反而會讓孩子模仿尖叫行為,造成惡性循環。
具體做法包括:
-
先了解孩子尖叫的原因,用簡單語言幫孩子表達情緒,例如「你是不是想玩這個玩具?」或「弟弟碰你的東西讓你不開心嗎?」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減少尖叫。
-
等孩子情緒穩定後,用和緩語氣輕聲說明,例如「你這麼大聲叫,媽媽耳朵好痛喔,我喜歡你用說的,下次我們用說的好不好?」這樣的語氣能讓孩子明白尖叫不被鼓勵,但不會感到被責罵。
-
轉移孩子注意力,例如指向遠方說「你看那是什麼?」或抱抱孩子,帶他玩遊戲、讀書,幫助他忘記尖叫的原因。
-
必要時帶孩子離開吵鬧環境,讓他冷靜下來,再用溫和語氣溝通。
-
可錄下孩子尖叫的畫面,事後播放給他看,讓他了解這樣做不妥,這對稍大一點的孩子尤其有效。
-
若其他方法無效,可嘗試短暫不理會孩子的尖叫(5~10分鐘),讓雙方冷靜,但公眾場合應避免直接忽視,應先帶孩子離開現場。
總之,關鍵是保持耐心、用和緩語氣,先理解孩子的需求,再引導他用適當方式表達情緒,避免用大聲斥責或強硬制止,這樣才能有效改善寶寶的尖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