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中,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型態呈現明顯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
24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高度依賴社交媒體與即時通訊工具,如Facebook(使用率94.1%)、LINE(85.3%)、Instagram(46.1%),社交活動頻繁,數位社交幾乎成為他們的真實生活。
-
25歲到34歲的職場新鮮人:偏好數位娛樂,喜歡透過音樂串流(如KKBOX,使用率約29.7%)和影片平台(如土豆,使用率約25.9%)放鬆,生活態度以「玩」為主。
-
35歲到44歲的中年族群:生活重心多在家庭與親子,網路成為育兒資訊的重要來源(BabyHome親子網使用率48.2%),時間零碎且有限,數位使用偏向方便與療癒性質。
-
45歲以上的年長族群:數位使用較為實用主義,偏好傳送笑話、小故事(約80%)、生活及健康資訊(約68%),數位工具主要用於實用目的。
此外,跨世代消費行為也反映在數位生活上,疫情促使各年齡層網購人口增加,尤其25至44歲族群下載品牌或電商APP比例高達80%以上,且多元網購模式(如外送、到店取貨、宅配)逐漸普及。健康管理方面,居家運動與穿戴式裝置的使用也成為新趨勢。
整體來看,數位時代使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型態更為分化:年輕人以社交與娛樂為主,中年族群重視家庭與效率,年長者則著重實用與健康資訊,數位工具的使用方式與目的隨年齡與生活階段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