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培養孩子說話能力,關鍵在於創造豐富且有互動性的語言環境,並透過親子間真誠且開放的對話來練習表達與傾聽。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多與孩子對話,練習傾聽與表達:讓孩子輪流擔任發話者和傾聽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教導如何確認對方訊息、表達同意或不同意及說明原因,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溝通技巧與人際互動能力。

  • 運用3T原則(Turn in、Talk more、Take turn):從孩子當下的興趣出發,關注他們的情緒與感受(Turn in),多描述眼前事物並用完整句子表達(Talk more),以及用開放式問題與孩子輪流說話,刺激觀察力和思考力(Take turn),這些都能促進語言發展。

  •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語言學習:例如吃飯時描述食物的顏色、形狀、質地,玩玩具時用簡單句子描述動作和特徵,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學習語言。

  • 做孩子的好榜樣,講話清楚且語速適中:家長說話時避免一次講太多,語速放慢且清楚,並耐心等待孩子回應,不強求孩子模仿,讓孩子在無壓力的環境中自然發展語言能力。

  • 鼓勵孩子自由表達並給予積極回應: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話被重視,並透過眼神交流、點頭等非語言回應,增強孩子說話的自信心。

這些方法結合起來,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且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促進語言發展與親子關係的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