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患者的音樂偏好與療效密切相關,音樂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問題行為、認知功能、焦慮及憂鬱情緒,且個案觀察顯示患者透過歌唱與樂器即興表達情感與促進社會互動效果顯著。個別化且符合患者音樂偏好的治療方式,能提升療效與患者參與度。

具體來說,綜合24篇研究的統合分析指出,音樂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的問題行為有中等程度的改善效果,對認知功能、焦慮及憂鬱情緒則有小幅正面影響。其中,以個人方式進行、每週一次的音樂治療對中度失智症患者改善問題行為與認知功能較有效;而團體方式、每週至少兩次的治療對輕度患者改善焦慮與憂鬱較佳。

個案分享中,失智症患者即使認知功能受損,其情感表達能力仍保留,透過歌唱及樂器即興能更好地與他人互動和表達自我,這種方式比語言更能促進社會互動與自我表達。此外,音樂治療也有助於改善患者與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關係,減輕照顧者的情緒負擔,提升雙方幸福感。

所以,針對失智症患者的音樂偏好進行個別化設計,結合歌唱、樂器即興等方式,能有效促進患者情感表達、社會互動及行為改善,並對照顧者產生正面影響,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