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法在失智症治療中的應用主要透過聽覺刺激大腦,促進生理、心理與認知層面的正向反應,能有效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症狀、情緒狀態及社會互動,並提升生活品質。

具體來說,音樂療法可減緩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如躁動、肢體暴力)、焦慮與憂鬱,促進放鬆與情緒穩定,並有助於提升記憶力、認知功能和社交能力。此外,音樂活動能喚起長期記憶,減緩認知退化速度,並透過音樂創作促進自我表達與愉悅感。

在臨床應用上,音樂療法常以團體形式進行,適合身體及認知狀況較佳的失智症患者,並需考量個別生理狀況與音樂偏好,介入時間不宜過長。目前研究指出,音樂療法可能透過活化額葉與顳葉皮層,對特定認知功能有輔助效果,但對整體認知功能及睡眠的影響尚無一致結論,需更多嚴謹長期研究來驗證。

總體而言,音樂療法是一種非藥物、低侵入性的輔助治療方式,能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行為與情緒問題,提升患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並被視為失智症照護中重要的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