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分布與所得差距現象主要反映在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異及其分布狀況。

根據最新數據,家庭人均年收入約為16,605美元(2023年),呈現相對穩定但略有波動的趨勢,歷史最高點出現在2021年約17,103美元,最低點則是在1984年約1,969美元。這顯示整體家庭收入水準在過去數十年有顯著成長,但仍存在波動。

收入分布方面,根據2023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統計,收入分布呈現明顯的分層現象:高收入者(例如年可支配收入超過250萬新台幣者)人數相對少,但其收入遠高於中低收入群體。這種分布反映出所得差距的存在,即高收入群體與低收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

此外,根據政府資料,家庭收入可分為五個分位數(quintiles),從最低20%到最高20%家庭,平均收入差距明顯,顯示中高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遠高於低收入家庭。這種分布結構是所得不均的典型表現。

所得差距的社會影響包括:

  • 低收入群體的規模較大,可能形成較強的社會認同感,但同時也可能加劇社會分裂與不平等感。

  • 經濟不平等可能影響政治與社會政策的制定,例如對財富再分配的支持度。

綜合來看,家庭收入分布呈現明顯的階層化,所得差距依然存在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擴大趨勢,這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