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泌乳指導員的專業培訓與認證主要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CLCA)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iCAP)相關課程推動。
主要認證與培訓資訊
-
華人認證泌乳指導員(CCLI)
- 需先取得【華人認證泌乳照服員(CCLA)】證照。
- 完成至少32小時的泌乳支持能力進階課程,並提供符合主題規範的時數證書。
- 需提交至少兩個母親及嬰兒的案例報告,內容包含案例人口學資料、哺乳困難簡述及自我學習檢討。
- 目標是具備正確泌乳知識與心理支持技巧,協助一般嬰幼兒家庭進行母乳哺育及解決一般性哺乳問題。
-
菁英泌乳指導員證書(iCAP認證)
- 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
- 需在三個月內繳交5位實習案例報告並通過考核。
- 台灣目前尚無官方醫療體系認可的泌乳專業證照,部分坐月子中心提供泌乳指導員服務,但培訓時數與品質參差不齊,需注意選擇具認證的課程。
-
華人認證泌乳顧問(CCLC)
- 需同時取得【華人認證泌乳照服員(CCLA)】及【華人認證泌乳指導(CCLI)】證照。
- 完成至少48小時的泌乳支持能力高階課程。
- 需提交相關審核資料,具備更高階的心理增能技巧與個案中心母乳哺育支持能力。
其他相關說明
- 泌乳指導員培訓對象通常為高中職以上學歷或具相關工作經驗者,課程內容涵蓋泌乳衛教宣導、哺乳諮詢評估與服務同意書等實務技能。
- 國際泌乳顧問認證委員會(IBLCE)則提供國際認證,要求考生具備健康科學教育背景及受監督的臨床泌乳經驗,較適合追求國際專業認證者。
- 台灣目前尚無官方醫療體系正式認可的泌乳指導員證照,相關認證多由民間協會或勞動部認證課程提供,建議選擇具備完整培訓時數與實務案例要求的課程,以確保專業品質。
所以,台灣泌乳指導員的專業培訓與認證主要透過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的CCLI認證及勞動部iCAP職能導向課程進行,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並需提交實習案例報告以取得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