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嬰兒車後翻事故常見且具潛在嚴重風險,家長在使用嬰兒車時的責任與正確操作是事故預防的關鍵。根據2025年台灣新聞報導,有家長反映嬰兒推車設計不良導致後翻,造成嬰兒重摔頭部,但廠商則指出多數事故源於家長未正確使用推車(如卡榫未卡好),強調家長應負起使用責任。
事故傷害防制研究指出,台灣六歲以下兒童受傷時,超過80%有成人在旁,但九成以上事故與家長或照顧者的警覺性不足有關,顯示家長在照護過程中應提高安全意識與正確使用安全設備。此外,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兒童事故傷害仍是重要死因之一,雖未明確列出嬰兒車後翻,但交通及跌倒事故仍需重視。
嬰兒車後翻事故的家長責任主要包含:
- 正確安裝與使用嬰兒車安全帶及卡榫,避免因固定不當導致車輛失衡後翻。
- 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嬰兒車產品,並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 避免在不平穩或斜坡地面使用嬰兒車,減少翻覆風險。
- 持續監督嬰兒狀態,避免嬰兒自行移動導致重心改變。
台灣相關安全教育與事故防制建議家長應加強對嬰兒車使用的安全知識,並配合產品廠商指示操作,以降低後翻事故發生率。
所以,嬰兒車後翻事故在台灣存在,家長的使用責任包括正確安裝、選擇合格產品及提高警覺性,是預防事故的重要環節。廠商與家長雙方均應重視安全,避免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