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育兒派強調父母對孩子情緒的敏感回應與陪伴,透過穩定且有同理心的互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與情緒調節能力。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進而形成安全依附,促進其情緒穩定與心理健康發展。

具體來說,親密育兒派的情緒回應包括:

  • 同理心的表達:父母在孩子表達情緒時,主動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感受,例如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

  • 穩定的日常生活:規律的作息與和諧的家庭氛圍,提供孩子安全感,讓他們知道家是可以依靠的地方。

  • 積極回應教養:母親的敏感回應行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密切相關,安全依附又是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重要基礎。

  • 情緒覺察與陪伴:透過引導孩子認識和覺察自己的情緒,父母成為孩子情緒風暴中的陪伴者,幫助他們學習與情緒和平共處。

在台灣的研究中,母親的回應性對3至4歲幼兒的安全依附與情緒調節能力有顯著正向影響,且隨著年齡增長,安全依附對情緒調節的影響力逐漸超越母親回應本身,顯示親密的情感連結是建立孩子情緒穩定的關鍵。

總結而言,親密育兒派透過情緒的敏感回應與穩定支持,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種安全依附關係是孩子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