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至2歲嬰幼兒在台灣的語言發展階段主要表現為詞彙量快速增加與開始組合簡單短句。具體來說:

  • 詞彙量:1歲半時約有10-50個詞彙,到了2歲可達50-100個詞彙。
  • 語言表達:開始用簡單詞語表達需求,如「要」、「抱抱」,並能將兩個詞組合成短語,如「喝水」、「媽媽抱」、「拿娃娃」。
  • 理解能力:能理解並執行較複雜的指令,例如「把車放到桌上」;也能理解簡單問句如「好不好?要不要?」並做出回應。
  • 模仿與互動:會模仿大人的語調和聲音,開始用手勢和聲音表達需求,並能回應大人的問題。
  • 語言引導建議:家長應避免使用寶寶語,改用正確詞彙與孩子對話,並多讓孩子聽簡單故事,使用「平行說話」技巧描述孩子當下注意的事物,耐心等待孩子回應,促進雙向溝通。

這些發展特徵符合台灣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普遍觀察,家長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互動與語言刺激,支持孩子語言能力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