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運動會的意義在於促進寶寶的身體發展、感官統合與大腦認知能力,同時透過階段性運動活動,幫助寶寶逐步掌握從翻身、爬行到站立、走路等大肌肉群(粗動作)及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
寶寶運動會的發展階段可依照寶寶的年齡與動作能力劃分,主要包括:
發展階段 | 主要運動能力與活動範例 | 意義與重點 |
---|---|---|
0~6個月 | 翻身、趴著撐起(Tummy Time)、坐穩、平衡、匍匐爬行 | 強化頸部、肩膀、背部肌肉,促進本體覺發展,有助於自我調節與腦部連結 |
7~12個月 | 快速爬行、扶牆站立、爬上爬下椅子、蹲下與站起 | 鍛鍊大肌肉群,提升平衡與協調能力,促進探索行為與認知發展 |
1歲以上 | 扶牆走路、模仿動作(如高舉手臂、握拳、擺動身體)、撈鴨鴨等細動作練習 | 透過模仿與遊戲促進動作多樣性與精細動作發展,增強身體控制與社交互動 |
寶寶運動會不僅是體能鍛鍊,更是促進大腦發展與智力提升的重要活動。透過有系統的運動與遊戲,寶寶能更好地掌握身體,增強自信心,並為後續的學習與生活能力打下基礎。
所以,寶寶運動會的意義在於促進寶寶身心全面發展,而其發展階段則依寶寶的年齡與動作能力,從基礎的翻身、趴姿,到爬行、站立,再到模仿與精細動作練習,逐步提升寶寶的動作技能與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