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孩子是否準備好完全不包尿布,主要可從以下幾個生理與行為訊號來觀察,當孩子符合多項指標時,表示他已經具備戒尿布的準備:
- 能夠自己穩坐且持續坐著,不需家長扶持,表示肌肉控制力提升。
- 尿布濕了會表達不舒服,例如會說「尿尿」或想扯掉尿布,顯示孩子開始察覺排尿感受。
- 開始討厭包尿布,換尿布時表現出抗拒或哭鬧。
- 能保持約兩小時的尿布乾爽,代表膀胱控制力逐漸成熟。
- 能自行拉下和拉上褲子,有助於自主如廁。
- 願意配合學習如廁,並能告知大人即將排尿或排便。
- 能理解並配合如廁的儀式感,例如願意坐在馬桶或便盆上嘗試。
此外,家長可透過以下方式協助孩子適應戒尿布:
- 讓孩子習慣不穿尿布的感覺,例如洗澡後不立即包尿布,穿學習褲或小內褲。
- 使用學習便盆或兒童馬桶座,增加安全感。
- 透過故事繪本和正向鼓勵,提升孩子如廁興趣與配合度。
- 在氣候較溫暖的季節開始戒尿布,方便勤換衣物與清潔。
所以,戒尿布不是單看年齡,而是觀察孩子的生理控制能力、行為表現與心理準備,當孩子達到多項上述條件時,即可開始嘗試完全不包尿布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