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學使用AI工具的關鍵在於「陪伴引導」與「技能培養」,讓孩子能正確且有效地利用AI輔助學習與創作,同時培養批判思考與資訊辨識能力。以下是具體做法與建議:
1. 從提問開始,培養使用AI的基本技能
- 教孩子用簡單、明確的語句向AI提問,例如「請幫我寫一篇關於恐龍的故事」。
- 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提問,觀察AI回答的差異,理解AI的回應特性與限制。
2. 結合學校作業與生活實踐
- 利用AI幫忙找資料、整理重點,但要求孩子自己撰寫報告或心得,避免依賴AI直接完成作業。
- AI可作為筆記整理員、資料摘要者、英文句子修正者等輔助工具。
3. 親子共同體驗與討論
- 家長與孩子一起使用AI繪圖、寫故事、查詢問題,邊操作邊討論內容的合理性與創意,增進互動與理解。
- 例如一起用AI創作繪本,享受親子共學的樂趣。
4. 培養資訊辨識與批判思考能力
- 教孩子如何查證AI提供的資訊,鼓勵比對多方資料來源,避免盲目相信AI回答。
- 隨著年齡增長,加入生成倫理與批判思維的討論,讓孩子理解AI的侷限與風險。
5. 年齡分階段引導
年齡階段 | 教學重點 |
---|---|
6–9歲 | 認識AI是什麼,透過故事性解釋,做簡單對話與繪圖,當成說故事的小幫手。 |
10–12歲 | 學習提問技巧、資料搜尋與摘要,結合課業輔助學習。 |
13歲以上 | 加入批判思維訓練、倫理探討,開始用AI做創作、程式設計輔助等。 |
6. 家長角色與態度
- 家長不必成為AI專家,但要保持開放與好奇心,主動學習AI基礎知識,與孩子共同探索。
- 保持溝通與信任,聆聽孩子使用AI的困惑與體驗,成為他們成長的支持者。
7. 使用規範與安全管理
- 設定合理的3C使用時間,養成良好習慣。
- 啟用安全搜尋功能,確保內容健康安全。
- 將AI視為學習的「好幫手」,避免成為萬能工具或抄襲的來源。
透過以上方法,親子可以攜手在AI時代中共同學習,不僅提升孩子的科技素養,也促進親子關係與互動,讓AI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