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配合早療促進語言發展的關鍵在於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與親子互動模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用有效的語言刺激技巧。根據相關資料,具體建議如下:
-
以自然情境和兒童興趣為基礎互動: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和自然生活場景,促進孩子主動溝通與表達,避免單純指令式的溝通,讓孩子有更多機會主動表達需求和想法。
-
增加親子互動的頻率與質量:家長應多與孩子互動,回應孩子的溝通嘗試,並使用豐富且適齡的語言,提升語言的深度與廣度,這對語言發展非常重要。
-
透過故事閱讀豐富語彙與句型:每天與孩子共讀故事書,讓孩子接觸更多詞彙和句型,有助於語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
結合早療專業指導與家庭生活:家長不應只依賴療育機構的訓練,回家後也要持續與孩子互動,將療育建議融入日常生活,避免因疲憊而忽略親子互動。
-
學習早療師教導的口腔及發聲訓練:若孩子有口腔張力異常或發聲困難,家長可依照語言治療師指導,在家進行相關訓練,幫助孩子改善發聲與溝通能力。
-
建立安全的親子依附關係:心理早療強調促進親子互動與安全依附,這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家長應注重情感連結與支持。
所以,家長在早療中扮演「第一語言老師」的角色,透過頻繁且有質量的互動、自然情境中的語言刺激、持續的家庭練習,以及與專業療育團隊合作,能有效促進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