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遲緩兒童同時接受早期療育(早療)與幼兒園教育是可行且具正面效益的做法,原因如下:
-
早療的重要性與內容:早療涵蓋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及心理治療等多面向,語言治療透過遊戲等方式訓練孩子的溝通與發聲能力,並協助家長在家中持續訓練。早療強調在兒童大腦發展最快的0-6歲期間介入,尤其三歲前介入效果更顯著,能有效減少未來障礙。
-
幼兒園環境的支持:幼兒園提供社交互動與日常生活技能的學習環境,對語言遲緩兒童的社會適應與語言實踐有幫助。幼兒園與早療中心合作,可以讓療育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促進療育效果。
-
跨專業合作與家長支持:研究指出,跨專業團隊合作及家長支援療育方案能提升療育成效,並促進幼兒發展與行為改善。家長在療育過程中獲得心理與教養資訊支持,也有助於療育的持續性與整合性。
綜合以上,語言遲緩兒童在接受早療的同時,進入幼兒園學習是可行且建議的做法,能透過雙重環境的支持,促進語言及整體發展,並減少未來障礙的可能性。不過,需注意早療團隊與幼兒園間的溝通協調,確保療育計畫與幼兒園教學相互配合,達到最佳療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