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相關國家標準與研討會資料,攀爬架的墜落高度與安全距離有明確規範如下:
-
墜落高度定義:攀爬架的墜落高度是指設備最高點(通常是最高立足點或手握持處)與其下方防護鋪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此高度是評估墜落風險與防護鋪面厚度的依據。
-
安全墜落距離範圍:根據CNS 12642:2022標準,攀爬架周圍的墜落空間範圍至少應為設備架高部分周圍1,500毫米(1.5公尺),以確保兒童墜落時有足夠的緩衝空間。
-
防護鋪面要求:墜落高度越高,對防護鋪面(如橡膠墊、沙坑等)厚度的要求越嚴格。若攀爬架的墜落高度超過標準上限,則必須加強鋪面材質與厚度以降低受傷風險。
-
攀爬架尺寸與間距:攀爬架與滑桿等設備間的淨距一般規定在460mm至510mm之間,以避免卡陷或夾傷風險。
-
屏障與防護設計:當攀爬架平台高度超過600mm時,應設置柵欄;若超過2,000mm,則需設置屏障裝置,且屏障高度至少700mm,以防止兒童意外墜落。
綜合以上,攀爬架的墜落高度以設備最高點至防護鋪面距離為準,而其周圍至少應有1.5公尺的安全墜落空間,並配合適當的防護鋪面厚度與安全設施,符合CNS 12642:2022國家標準規定。這些標準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兒童在遊戲時的安全,減少因墜落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