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架周圍安全鋪面的重要性在於減少兒童在攀爬或墜落時的受傷風險,尤其是頭部和四肢的撞擊與擦傷。適當的鋪面材料能有效吸收衝擊力,降低嚴重傷害的可能性,保障兒童遊戲安全。
根據台灣相關標準與研究,攀爬架周圍安全鋪面的標準要求包括:
- 鋪面材料需具備良好的衝擊吸收能力,避免使用硬質材料如水泥、石磚等,因其安全墜落高度約30公分,且易造成嚴重頭部傷害及四肢擦傷,不適合設置於遊戲設施下方及周圍。
- 常用的安全鋪面材料包括砂、橡膠地磚等,這些材料能有效吸收衝擊,降低跌倒傷害。
- 對於使用礫石作為鬆填式防護鋪面材料,須符合CNS 12642標準,粒徑應為0.25~8毫米,且必須經過水洗、外形圓潤(如豌豆型),以避免尖銳碎石造成擦傷。
- 攀爬架的墜落高度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且安全墜落範圍應不小於150公分,以確保兒童墜落時有足夠的緩衝空間。
- 兒童遊戲場中,攀爬架周圍的鋪面應避免使用草皮,因為草皮在頻繁踩踏下容易形成硬地或坑洞,反而增加危險。
綜合以上,攀爬架周圍安全鋪面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軟質、吸震性良好的材料,並確保鋪面均勻平整,避免尖銳或硬質材料,以最大程度保障兒童遊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