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退費亂象與政府監管問題在台灣相當突出,尤其是私立幼兒園退費機制常違反相關法規,造成家長權益受損。
退費亂象案例
根據消基會2018年的調查,針對全台8縣市15間私立幼兒園發現,超過七成業者的退費機制違規。例如:
- 台北市私立靜心幼兒園未依台北市收退費標準辦理,註冊後未就讀仍扣除1000元行政作業費,屬不合理收費。
- 新北市蘋果苑幼兒園及福樂幼兒園自行規定,開學超過一個月或5週後註冊費全額不退,違反新北市規定。
- 台中市貝登堡幼兒園、桃園市喬比幼兒園等也未依當地主管機關規定辦理退費。
政府監管與法規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42條規定,公私立幼兒園應於每學期開始前一個月公告收退費基準,幼兒因故離園應依實際就讀期間退費,退費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訂定。
- 以新北市為例,幼兒園收費及退費標準明確規定:
- 以學期收費者,按實際就讀月數比例退費。
- 以月收費者,按離園當月實際就讀日數比例退費。
- 已製成成品(如制服、教材)不退費,但須發還成品。
- 違反標準者應退費,未退費者依法令處罰。
監管措施與建議
- 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加強監督與評鑑,應不定期抽查幼兒園退費機制,保障家長權益。
- 違規幼兒園可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51條處以新臺幣6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可按次處罰。
總結: 台灣私立幼兒園退費亂象普遍,主要問題在於退費標準不一且部分業者自訂不合理規定。政府已有相關法規規範退費標準,並設有罰則,但執行與監督仍需加強,以確保家長與幼兒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