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滿學校與共同學區的選擇機制,主要涉及學童入學資格審查與學校分發流程,以下為詳細說明:

額滿學校的選擇機制

  • 定義與背景
    額滿學校(又稱總量管制學校)是指學區內新生人數超過學校可容納人數,為維護教學與學習品質,學校僅能收到額滿為止。
  • 分發資格審查
    • 學校會先確認學童是否實際居住於學區內,並要求提供居住事實證明文件。
    • 分發時,依學童設籍先後順序進行,設籍時間越早,優先權越高。
    • 若僅以「寄居」身分設籍,無實際居住事實,則無法分發至額滿學校。
  • 審查流程
    • 每年4月辦理分發資格審查。
    • 學童與父母或監護人需於基準日前於學區內同址共同設籍,並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明或連續三年以上租賃契約及公證書等證明文件。
  • 無法入學時的處理
    • 若無法進入額滿學校,家長可於線上登記作業中選填5個改分發學校志願序,作為新生分發依據。

共同學區的選擇機制

  • 定義
    共同學區指一個里或鄰對應到兩所以上的學校,家長可選擇讓學童就讀其中一所。
  • 選擇流程
    • 學校會寄發「共同學區通知單」給家長,讓家長選擇學童要就讀的學校。
    • 若學區為「基本學區」(一個里或鄰僅對應一所學校),則學童直接分發至該校。
  • 與額滿學校的差異
    • 共同學區強調家長選擇權,額滿學校則強調設籍與居住事實審查。

比較表

項目 額滿學校(總量管制學校) 共同學區
分發依據 設籍先後、居住事實審查 家長選擇
審查流程 每年4月資格審查 收到通知單後選擇
無法入學時 可選填改分發學校志願序 依家長選擇決定
適用對象 學區內新生人數超過學校容量 學區對應多所學校

小結

額滿學校與共同學區的選擇機制,分別著重於設籍與居住事實審查,以及家長選擇權。額滿學校強調公平分發與實際居住,共同學區則提供家長更多彈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