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意外夾傷的常見場景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遊樂園設施夾傷:3歲以下幼兒因手腳較細小,容易被遊樂設施的間隙夾傷,尤其是在旋轉木馬、咖啡杯等運行中的遊具附近,孩子若未被牽緊手或未遵守安全規範,容易誤闖運行中設施而受傷。
-
門縫、抽屜夾傷:家中門縫、抽屜、衣櫃等夾縫是常見夾傷來源,孩子若將手放在門縫或抽屜縫隙中,關門時容易被夾傷。
-
居家器物夾壓:家中物品擺放不當,如矮桌櫃上的熱水瓶或開飲機,幼兒模仿使用時可能發生燙傷或夾壓傷害。
根據統計,兒童事故傷害中,夾壓傷害雖然比例較跌落傷低,但仍占一定比例(約0.77%),且多發生於12歲以下兒童。
預防策略包括:
-
遊樂園安全措施
- 乘坐遊樂設施時,務必確保安全帶、安全鏈、安全扣、安全護欄等安全配備就位。
- 叮嚀孩子不得在設施啟動前站立或靠近運行中的遊具。
- 到球池、沙坑等區域遊玩時,家長需隨時留意孩子周遭狀況,避免被其他孩子撞傷或誤闖危險區域。
- 牽緊孩子的手,避免孩子自行靠近或搭乘運行中的遊樂設施。
-
家庭門窗及抽屜安全
- 教導孩子正確關門、關抽屜的方法,避免手放在門縫或抽屜縫隙中。
- 在門把或門面設置孩子可安全擺手的位置,避免手被夾。
- 與孩子討論自動門、電梯門等特殊門禁,強調不隨意按動或獨自進出。
-
居家環境安全布置
- 將熱水瓶、開飲機等危險物品放置高處或兒童不易觸及的位置。
- 避免家具擺設造成夾壓危險,並監督幼兒使用家中物品。
- 定期檢查家中可能造成夾傷的縫隙,並加裝防護措施。
透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兒童因夾傷而造成的意外傷害風險,保障兒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