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灼傷眼部的治療過程與視力恢復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治療過程
-
緊急沖洗
眼睛遭受化學灼傷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持續至少30分鐘以上。沖洗時應從內眼角往外眼角方向,並拉開眼皮、上下左右移動眼球,確保化學物質徹底被沖走,避免污染另一隻眼睛。若有戴隱形眼鏡,應先取下以利沖洗。 -
醫療評估與診斷
送醫後,醫師會利用光學斷層掃描(OCT)、角膜共聚焦顯微鏡等儀器評估眼睛損傷程度,判斷角膜、結膜、虹膜等組織的損傷範圍。 -
藥物治療
包括類固醇藥物以減少發炎反應,抗生素預防感染,以及人工淚液等支持療法,促進角膜上皮修復。 -
手術治療
嚴重化學灼傷可能導致角膜輪部幹細胞受損,影響角膜再生。此時可能需要進行羊膜移植、自體或同種異體角膜輪部移植等手術,以重建角膜結構和功能。 -
輔助治療
高壓氧治療等新興療法可促進組織修復和視力恢復,常與手術合併使用。
視力恢復的挑戰
-
損傷深度與範圍
強鹼性化學物質的腐蝕性比酸性更強,容易造成深層組織壞死,導致角膜輪部幹細胞嚴重受損,影響角膜再生,恢復困難。 -
角膜輪部幹細胞損傷
幹細胞受損會導致角膜上皮無法正常生長,造成角膜混濁、瘢痕形成,嚴重時可能永久失明。 -
結膜攣縮與眼球結構變形
化學灼傷後結膜可能攣縮,影響眼球運動與外觀,增加後續治療難度。 -
感染與慢性發炎
傷口易感染,且慢性發炎會延緩癒合,增加視力受損風險。 -
治療時間長且復發風險高
多次手術和長期藥物治療常常是必要的,視力恢復過程漫長且不確定。
總結:化學灼傷眼部的治療關鍵在於立即且充分沖洗,減少化學物質對眼組織的損害。隨後需依損傷程度進行藥物及手術治療。視力恢復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深層組織損傷、角膜幹細胞受損及慢性發炎,這些因素使得視力恢復過程複雜且不易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