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補習成為填鴨式教育的策略,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強調理解與觀念的建立,而非單純記憶題型與解法
補習應該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學科的基礎觀念,而非只教學生背誦各種題型和解題技巧。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只是短期記憶,考試後很快忘記,且日後學習更困難。
2. 適度補習,避免過度負擔
不應讓孩子補習過多科目或補習時間過長,導致身心疲憊,失去學習動力與好奇心。補習應該是針對學校努力後仍有困難的科目進行補救,而非為了家長安心而全科補習。
3. 教學方法多元化,注重學生主動學習
避免單向知識灌輸,應該鼓勵師生互動與學生主動探索。直接教學法適合基礎動作或技能的學習,但在掌握基礎後,應該讓學生有自由探究和個人化發展的空間,避免填鴨式的死記硬背。
4. 教育體制與課程設計的配合
填鴨式教育的根源在於教育體制重視升學考試成績與課程超載。長遠來看,需要社會文化轉變、教育思維更新及課程綱要的合理調整,避免學生被迫學習過多知識,造成填鴨現象。
綜合來說,避免補習成為填鴨式教育的關鍵在於:補習內容應注重觀念理解與思考能力培養,補習時間與科目應適度,教學方式應多元且鼓勵主動學習,並配合教育體制的改革,以促進學生全面且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