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大的寶寶在語言及情緒表達上有以下常見特徵:
9個月寶寶常見發音
- 重複音節的牙牙學語:寶寶會發出像「ㄅㄚㄅㄚ」、「ㄇㄚㄇㄚ」、「ㄋㄟㄋㄟ」等重複的簡單音節,這些聲音多半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尚未完全理解詞語的意義。
- 聲音結構更複雜:相較於早期的單音節,9個月寶寶能發出兩音節以上的聲音,表示語言發展進入牙語期。
- 多樣聲調表達情緒:寶寶會用尖叫、大笑、哭鬧、鬧脾氣等不同聲調來表達喜怒哀樂,這些聲音是他們情緒的直接反映。
情緒表達與互動
- 透過聲音和表情表達情緒:寶寶會用哭聲、笑聲、尖叫等聲音搭配表情來表達需求和情緒,雖然還不會用語言溝通,但已具備基本的情緒表達能力。
- 對熟悉與陌生人的反應:9個月寶寶能分辨熟悉的家人和陌生人,對陌生人或環境可能會感到害怕,喜歡黏著熟悉的人,這時期的寶寶若被陌生人抱會哭鬧。
- 喜歡與人互動:寶寶不喜歡被單獨放著,喜歡參與人群活動,透過眼神、表情和聲音與人互動。
- 個性差異影響表達方式:有些寶寶較溫順安靜,有些則活潑外向,個性外向的寶寶會較明確表達需求,內斂寶寶則需要照顧者更細心觀察。
建議
- 父母可透過指著物品並用疊字語言(如「花花」、「奶奶」)來幫助寶寶理解語言與物品的關聯,促進語言學習。
- 注意寶寶的視力和身體平衡發展,及早發現可能的發展障礙。
總結來說,9個月寶寶的發音以重複音節為主,透過多樣聲調和表情來表達情緒,並開始展現與人互動的能力,是語言和情緒發展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