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給寶寶安全感與舒適感,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準備工作要充分:在幫寶寶洗澡前,先將所有需要的用品(如沐浴乳、毛巾、尿布、衣服)準備好並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避免洗澡時手忙腳亂。
-
調整適宜的環境:室溫應維持在約25~28度,冬天可用熱水蒸氣輔助保暖;水溫控制在37~40度(或37~38度更接近人體體溫),用手肘測試水溫較為準確,避免水溫過高或過低造成不適。
-
水深適中:水深不應超過寶寶身高的一半,較大寶寶坐澡盆時,水深也不要高過腰部,避免滑倒或嗆水。
-
動作輕柔穩定:洗澡時動作要緩慢且穩定,避免劇烈拉扯或搖晃,並用手掌輕托寶寶頭頸,給予支撐,讓寶寶感到安全。
-
保持互動與安撫:洗澡過程中可用柔和語氣與寶寶說話,如「要洗澎澎囉!」,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增進親子互動與安全感。
-
避免刺激與危險:避免水流直接沖寶寶臉部,防止水流進眼睛、鼻子或耳朵造成不適;洗澡時讓寶寶坐著而非站立,避免滑倒;水龍頭處可用濕冷毛巾包覆,防止寶寶碰觸燙傷。
-
全程陪伴:絕不能讓寶寶獨自留在浴室,若需離開,應用浴巾包裹抱出浴室,確保安全。
-
特殊時期注意:新生兒臍帶未脫落前,建議用海綿浴清洗,割禮後傷口未癒合前也避免浸泡澡盆。
透過以上準備與細心照顧,能讓寶寶在洗澡時感受到安全與舒適,減少抗拒情緒,並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