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與地方育兒津貼補助的差異及申請流程如下:
中央與地方育兒津貼補助差異
-
補助來源與負擔比例: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的預算經費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擔,依地方財力分級,分為10%、15%及20%等三個級距,地方政府需配合編列自籌款。2025年起,中央與地方依此比例共同負擔育兒津貼經費。
-
補助金額與資格:中央育兒津貼有基本標準,但各縣市會依地方政策調整補助金額與申請資格。例如,新北市與桃園市的育兒津貼補助金額分別為:
- 第一名子女3萬元
- 第二名子女4萬元
- 第三名(含)以上子女5萬元
- 桃園市多胞胎另加碼每名1萬元 申請資格也有所不同,如設籍時間要求、新生兒出生登記地等條件。
申請流程
-
準備申請資料:
- 填寫各縣市育兒津貼申請表,父母或監護人需簽名或蓋章。
- 申請人及兒童的戶籍資料或身份證明文件(如戶口名簿影本、居留證或護照影本)。
- 申請人或幼兒本人之郵局或指定金融機構帳戶封面影本。
- 若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育有第二名以上子女,需附相關證明文件。
-
申請方式:
- 可親自送件或郵寄至幼兒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
- 也可透過教育部育兒津貼線上申請網站進行線上申請,輸入幼兒身分證字號及出生日期後即可開始申請。
-
核定與撥款:
- 申請核定後,育兒津貼將於次月撥入家長指定帳戶。
總結
項目 | 中央政府 | 地方政府 |
---|---|---|
補助經費負擔 | 與地方依財力分級共同負擔 | 與中央依財力分級共同負擔 |
補助金額 | 基本標準 | 依地方政策調整,金額及資格不同 |
申請流程 | 由地方政府執行申請審核 | 提供申請表格及審核,並撥款給申請人 |
申請育兒津貼時,建議先確認所在地縣市的具體補助金額與資格條件,並依照上述流程準備相關文件進行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