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津貼與公共托育服務補助在台灣是兩種不同的育兒經濟支持措施,且兩者不能同時申請,必須擇一請領

育兒津貼

  • 適用對象為未滿2歲的我國籍兒童,且該兒童未接受公共化或準公共托育服務。
  • 主要是給予家長自行照顧孩子的經濟補助。
  • 申請條件包括完成出生登記、未接受政府公費安置等。
  • 育兒津貼的金額依地方政策有所不同,例如台中市育兒津貼約為每月2,500元,且擴大補助範圍,爺奶顧孫也可申請,且不需受訓上課。

公共托育服務補助

  • 適用於將未滿2歲兒童送托至「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準公共托嬰中心及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的家庭。
  • 補助金額依家庭經濟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
    • 一般家庭:公托/家園每月7,000元,準公共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每月13,000元。
    • 中低收入戶:公托/家園9,000元,準公共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15,000元。
    • 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公托/家園11,000元,準公共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17,000元。
  • 第二名子女每人每月加碼1,000元,第三名以上子女每人每月加碼2,000元。
  • 台中市等部分縣市還有延伸2至6歲的托育補助,且有獨特的托育銜接政策。

搭配使用說明

  • 育兒津貼與公共托育補助只能擇一申請,無法同時領取。
  • 若家長選擇自行照顧孩子,則可申請育兒津貼。
  • 若家長選擇將孩子送至公共或準公共托育機構,則可申請托育補助。
  •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重複補助,並鼓勵家長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育兒方式。

申請方式

  • 育兒津貼由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受理申請,並可郵寄、親送或線上申辦。
  • 托育補助則由送托的托育機構協助申請,或由家長向相關政府單位提出申請。

總結來說,育兒津貼與公共托育補助是兩種互斥的補助方案,家長需根據是否送托來選擇申請其中一項,以獲得政府的育兒經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