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人手不足時,幫寶寶洗澡確實會增加照顧者的壓力與風險。以下提供幾點實務建議,協助單獨照顧者安全、順利地完成寶寶洗澡流程:

事前準備

  • 備齊所有用品:洗澡前先將所有需要的物品(如毛巾、沐浴乳、尿布、乾淨衣物等)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避免中途離開寶寶去拿東西。
  • 調整環境:選擇方便操作的空間,如浴室或房間內擺放浴盆,並確保環境溫度適宜(建議室溫24~28℃),冬天可先開暖氣。
  • 檢查安全性:移除浴室內多餘物品,避免滑倒或碰撞,並確保地面乾燥。

洗澡流程建議

  1. 脫衣與適應水溫

    • 先將寶寶衣物脫下,用浴巾包裹,再慢慢讓寶寶適應水溫。
    • 可用手指沾水輕拍寶寶身體,確認水溫適宜(37~40℃)。
  2. 清潔順序

    • 先以濕毛巾擦拭臉部,注意毛巾不同部位擦拭不同部位,避免交叉感染。
    • 再清潔頭皮、頭髮、身體正面與背面。
    • 全程一手托住寶寶頭頸,一手進行清潔,確保寶寶安全。
  3. 沖洗與擦乾

    • 快速沖洗乾淨,並立即用浴巾包裹寶寶,避免著涼。
    • 擦乾後進行護理(如塗抹乳液)、包尿布、穿衣服。

安全注意事項

  • 絕不讓寶寶獨處:即使只是短暫離開,也要將寶寶抱出浴室,避免意外發生。
  • 避免站立或碰撞水龍頭:讓寶寶坐著洗澡,避免滑倒或碰觸熱水龍頭。
  • 保持通風但不直吹風:浴室保持空氣流通,但避免冷風直吹寶寶。

其他小技巧

  • 選擇寶寶心情穩定時洗澡:避免在寶寶餓、累或情緒不佳時進行,可減少抗拒與哭鬧。
  • 使用防滑墊:在浴盆底部鋪設防滑墊,增加安全性。
  • 簡化流程:若時間或體力有限,可考慮只做重點清潔,如臉部、臀部、手腳等。

這些建議能幫助單獨照顧者在人手不足時,安全、有效率地完成寶寶洗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