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骨湯是台灣民間常見於青少年成長期促進發育、強健體魄的傳統食補方,其常用藥材及功效如下:

常用藥材與功效

藥材名稱 主要功效說明
黃耆 提升免疫力,調理脾胃,促進氣血運行。
枸杞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對視力與身體發育有益。
熟地黃 補血滋陰,強化肝腎,促進生長。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改善氣血不足。
川芎 活血行氣,促進血液循環。
白芍 養血柔肝,緩解緊張與疼痛。
白朮 滋養肝血,舒緩緊張,促進身心健康。
茯苓 健脾利濕,促進消化機能。
牛膝 促進骨骼生長,增強骨密度,有助於身體發育。
益智仁 補腎益智,促進腦部發育。
杜仲 補肝腎,強筋骨,促進骨骼發育。
遠志 安神益智,幫助睡眠與學習。
九層塔頭 民間常用於轉骨,與酒燉雞同煮,有助於促進發育。
含殼草 常與九層塔頭搭配,民間認為有助於轉骨。

常見搭配與應用

  •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健脾,適合脾胃虛弱者。
  • 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補血活血,適合氣血不足者。
  • 民間配方:如九層塔頭、含殼草、枸杞、紅棗等,常與雞肉或排骨同燉,早晚服用。

製作方式簡述

  1. 藥材準備:依體質選擇合適藥材,如脾胃虛弱可加茯苓、白朮,血虛可加強當歸、熟地黃。
  2. 燉煮方法:藥材與雞肉或排骨同燉,加入適量水與酒,燉煮約一小時,分次食用。
  3. 服用建議:通常於青少年成長期服用,建議連續服用數日,並根據體質調整配方。

小結

轉骨湯常用藥材多具補氣血、強筋骨、促進發育等功效,並可依個人體質調整配方。民間與中醫皆強調藥材搭配與體質辨證的重要性,以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