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與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有密切關聯,主要原因在於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賁門)尚未成熟,導致胃內的奶容易逆流回食道,進而從嘴巴溢出或吐出。
以下是寶寶吐奶與胃食道逆流的關鍵解析:
-
括約肌未成熟:寶寶時期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括約肌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容易鬆弛,使胃內奶液逆流至食道,造成溢奶或吐奶。
-
腹壓與胸腔壓力差異:當寶寶用力或翻身時,腹腔壓力增加,而胸腔內食道壓力未同步增加,胃內奶液因壓力差而逆流至食道。
-
發生率與年齡:約有一半以上的新生兒會出現胃食道逆流導致的吐奶問題,通常在4個月大時最常見,隨著括約肌逐漸成熟,約85%寶寶在1歲半前會改善,95%在4歲前痊癒。
-
症狀表現:除了溢奶、吐奶外,胃食道逆流還可能引起寶寶不想吃東西、持續打嗝、咳嗽、躁動不安、睡眠不佳及生長遲緩等症狀。
-
餵食方式影響:餵母奶的寶寶胃食道逆流機率較低,餵配方奶的寶寶則較容易出現逆流情況。餵食後讓寶寶保持直立、避免立即躺下並勤拍嗝,有助減少逆流。
-
嚴重情況:若吐出的奶液誤吸入肺部,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若嘔吐物呈黃綠色或噴射狀,需立即就醫檢查。
總結來說,寶寶吐奶多半與胃食道逆流有關,是因為嬰兒期括約肌尚未成熟,胃內奶液容易逆流所致。大多數寶寶隨著成長,括約肌功能改善,症狀會自然減輕或消失。家長可透過餵食後保持寶寶直立、勤拍嗝等方式減少逆流發生,若症狀嚴重或伴隨異常嘔吐,應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