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嬰兒的行為特徵可以初步判斷其性格傾向,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 依附型態:根據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實驗」,嬰兒與照顧者分離及重聚時的反應可分為三種依附型態,反映其情緒與社交傾向:

    • 安全依附型:嬰兒在媽媽離開時會適度哭泣,媽媽回來後能快速安撫並繼續玩耍,顯示情緒穩定且信任他人。
    • 焦慮依附型:嬰兒對分離有強烈焦慮,媽媽回來後表現出矛盾行為(想擁抱卻又攻擊),可能較情緒敏感且不安。
    • 逃避依附型:嬰兒對媽媽回來反應冷淡甚至逃避,可能較獨立但情感表達較封閉。
  • 情緒反應與社交互動:3個月大的嬰兒會對熟悉的人微笑,能讀懂照顧者的表情並給予回應,情緒反應較明顯且容易受外界影響,這些行為反映其情緒敏感度與社交傾向。

  • 自主性與反抗行為:1至3歲嬰幼兒開始展現自主性,會做出偏好選擇並出現第一個反抗期,這時期的行為可反映其獨立性與自信心發展,父母的反應會影響其性格形成。

  • 主動性與內疚感:3至5歲學齡初期,孩子若能主動探索並獲得鼓勵,會形成積極主動的性格;反之,若主動行為被否定,可能產生內疚與自我懷疑。

綜合以上,透過觀察嬰兒在分離情境下的依附反應、情緒表達、社交互動,以及自主行為的發展,可以初步判斷其性格傾向,如情緒穩定性、依附安全感、自主性和主動性等特質。父母與照顧者的回應與互動對嬰兒性格的形成有關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