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推動早自習正常教學措施的案例,主要依據教育部於113年5月2日發布並於同年8月1日起施行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確規定早自習及午休時間不得進行考試,保障學生休息與休閒權利。
在此政策指導下,臺北市多所國中積極推動早自習正常教學,具體做法包括:
-
晨讀活動安排:如民權國中、三民國中及建成國中在早自習時間安排晨讀,民權國中更與家長會合作成立晨讀志工學習社群,由國文教師每週共備閱讀素養文章,志工與導師共同帶領學生分享與討論。
-
多元自主學習活動:學校每週至少安排兩日自主學習,內容涵蓋晨運、晨讀、音樂欣賞、影片賞析等,避免以單一練習題本或試卷方式進行統一測驗。
-
多元展能舞台:建成國中推動「身教式閱讀」,配合主題書展及班際學藝活動,如歷史長河桌遊、議題海報設計競賽,提供學生多元展現能力的機會。
-
議題宣導與素養提升:三民國中利用朝會時間進行人權、減塑等議題宣導,提升學生議題素養及自我管理能力。
這些措施不僅落實了正常教學的規範,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多元發展,並強化家長與學校的合作關係,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臺北市在輔導工作方面也有系統性推動,配合教育部政策,逐步增置專職輔導教師,強化學生輔導與支持,為學生提供更適切的學習環境與心理支持。
總結來說,臺北市透過政策落實、學校自主創新及家長社群合作,成功推動早自習正常教學,保障學生權益並提升學習品質,成為推動正常教學的典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