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友善托育補助2.0方案」是2025年升級版的托育補助政策,主要目標是減輕符合「公托第一序位資格」家庭的托育費用負擔,尤其針對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境遇家庭。此方案允許家長將未滿2歲的幼兒送托至準公共托嬰中心或準公共托育服務保母,並享有與公共托育相同的費用補助,市府會補助差額,使家長實際支付費用降低至公托標準。

主要內容解析:

  • 補助對象:符合「公托第一序位資格」的家庭,包括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等。
  • 補助方式
    • 若幼兒送托至準公共托嬰中心,桃園市政府會補助差額,使家長負擔與公托相同。
    • 送托至準公共托育服務保母,則可加領每月1,000元補助;送托準公共托嬰中心則加領每月2,000元補助。
  • 補助範圍:針對0至2歲幼兒,且延伸至2至3歲幼兒轉銜幼兒園階段,持續送托準公共托育服務保母或托嬰中心,補助可延長一個月。
  • 政策背景:桃園市出生率為六都最高,公共托育需求增加,市府透過此方案鼓勵使用準公共托育資源,提升托育服務的可近性與負擔能力。

補助金額範例(參考中央及地方補助標準):

托育類型 補助金額(一般戶) 補助金額(中低收入戶) 補助金額(低收入戶)
公共化托育 7,000~9,000元/月 9,000~11,000元/月 11,000~13,000元/月
準公共化托育 13,000~15,000元/月 15,000~17,000元/月 17,000~19,000元/月

(以上金額依胎次有所不同,且桃園市會在中央補助基礎上加碼補助,實際支付費用大幅降低)

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

  • 家長需備齊相關文件,托育機構須於5日內完成初審並登錄系統。
  • 申請者須符合資格條件,並選擇符合準公共化資格的托育中心或保母。
  • 補助金額會依家庭所得及胎次調整,低收入戶享有較高補助。

此方案有效提升托育資源的可及性與經濟負擔的可承受度,鼓勵更多家庭利用準公共托育服務,促進幼兒早期照顧品質與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