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透過耐心與同理心支持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重要面向著手:

  • 情感支持優先於解決方案: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是給予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急著告訴孩子該怎麼做。父母可以用語言表達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我知道你不喜歡失敗的感覺,我陪你一起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與陪伴,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自己去尋找解決策略。

  • 分享自身挫折經驗,建立平常心:父母可以主動分享自己過去遇到困難的經驗,讓孩子知道挫折是成長的一部分,並非只有他們會遇到,這有助於孩子建立心理韌性與平常心。

  • 將目標分階段,增強成就感:幫助孩子把大目標拆解成小階段,讓孩子在過程中逐步達成,從而建立自信與成就感,而非只用「再試試看」這類籠統鼓勵。

  • 同理孩子的感受並主動支持:父母不僅要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主動引導孩子用行動化解問題。例如,當孩子因為與朋友吵架感到難過時,父母可以先傾聽孩子的心情,再一起討論如何修復關係,讓孩子感覺安全並學會處理人際衝突。

  • 建立信任與開放的溝通橋樑:耐心聆聽孩子的問題,無論大小,讓孩子願意主動尋求幫助,這代表父母已成為孩子的避風港。這種關係是透過父母的耐心接納與同理心逐步建立的。

綜合以上,父母透過耐心傾聽、情感同理、分享經驗、分解目標與主動支持,能有效支持孩子面對困難,培養他們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與心理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