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技術主要是利用超音波影像精準定位足底筋膜病灶,將藥物或生物製劑直接注射到病變部位,以達到快速且有效的疼痛緩解與組織修復效果。

以下是此技術的重點說明:

  • 超音波導引的優勢:利用超音波即時影像,醫師能準確辨識足底筋膜及其周圍組織的病變位置,避免盲目注射,提升治療精準度與安全性。

  • 注射內容物

    • 類固醇或止痛藥物:快速緩解疼痛與發炎反應,適合急性期或疼痛明顯的患者。
    • 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刺激組織自我修復,改善筋膜纖維化與沾黏,促進韌帶及筋膜功能恢復。
    • PRP(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中濃縮的生長因子,促進足底筋膜及相關韌帶組織的再生與修復,改善慢性發炎狀態。
  • 治療流程

    1. 先以超音波評估足底筋膜及相關韌帶的狀況,確認病變範圍與嚴重度。
    2. 在超音波導引下,將藥物或生物製劑注射至足底筋膜與腳跟骨連接處,必要時也會注射於足弓韌帶及相關肌腱附著點,以強化足弓支撐。
    3. 注射後常搭配體外震波治療,促進筋膜活化與組織修復,提升療效與持久度。
  • 療效與安全性

    • 注射治療能迅速減輕疼痛,改善足底筋膜退化,並降低復發率。
    • 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短暫疼痛、僵硬或輕微瘀青,通常可耐受且短暫。
    • 不適合嚴重肌腱斷裂或感染患者。

總結來說,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足底筋膜炎是一種結合精準定位與多種注射療法(類固醇、增生療法、PRP)的先進技術,能有效緩解疼痛並促進組織修復,且搭配體外震波治療效果更佳,是目前臨床上快速且持久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