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部受傷後,家長應該特別注意以下觀察重點與症狀警示,以判斷是否需要立即就醫:

觀察重點

  • 檢查外傷狀況:查看頭部是否有傷口、血跡、腫脹或淤血等明顯外傷。
  • 觀察意識狀態:寶寶是否清醒、能否正常反應,是否有嗜睡或難以叫醒的情況。
  • 注意行為變化:是否持續哭鬧不止、活動力下降或無法正常行動。
  • 觀察嘔吐情況:輕微嘔吐可能因驚嚇,但若嘔吐持續且加劇,需警覺腦壓升高。
  • 檢查頭部形狀:前囪門(頭頂部位)是否鼓起。
  • 注意其他異常症狀:如視力模糊、劇烈頭痛、抽搐、肢體無力或鼻耳流出透明液體(可能是腦脊髓液)等。

警示症狀(需立即就醫)

  • 突然意識喪失、昏倒或無法叫醒。
  • 持續且加劇的嘔吐
  • 肢體無力,無法正常爬行或走路。
  • 持續劇烈頭痛或無法說話。
  • 出現抽搐或痙攣
  • 前囪門鼓起。
  • 鼻子或耳朵有血液或透明液體流出。
  • 呼吸急促或其他異常呼吸狀況。

緊急處理建議

  • 保持冷靜,避免讓寶寶感受到焦慮。
  • 若無明顯傷口,可用冰敷減輕腫脹,每次15分鐘,間隔數小時。
  • 避免按摩或擠壓受傷部位。
  • 若出現上述警示症狀,應立即送醫急診,並由專科醫師(如腦神經外科、小兒科)評估。

觀察期

  • 頭部受傷後的前三天是關鍵觀察期,家長需密切注意寶寶狀況變化,若狀態未恢復正常或有惡化跡象,應儘速就醫。

以上資訊有助於家長在寶寶頭部受傷後,及時辨識危險信號並採取適當行動,保障寶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