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幼兒園虐嬰事件頻發的原因與管理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分析:

1. 教保人員的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困難

私立幼兒園教保人員面臨高工時、低薪資、情緒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導致工作倦怠與情緒失控的風險增加。幼兒園師生比例雖有所改善,但實際照顧時仍常出現一名教保員需同時照顧多名幼童的情況,造成教保員負擔沉重,容易累積負面情緒,進而引發虐待行為。

2. 管理制度與監督機制不足

監視系統的裝設並未有效減少虐童事件,反映出監督機制的缺陷。事件發生後,社會與政府多將責任歸咎於教保員個人,忽略了園方管理責任及政府監管的不足,缺乏系統性改善措施。

3. 私立幼兒園準公共化政策與門檻降低

為了推動托育公共化,政府降低私幼進入準公共化體系的門檻,導致部分經營不善的私幼得以復活,數量增加但品質未提升。這種「量多質不佳」的現象,使得教保員的工作環境與條件未獲改善,虐待事件反而頻繁發生。

4. 教育環境與照顧負荷不合理

虐童事件背後常有教保人員照顧負荷過重的問題,缺乏合理的工作分配與支持,導致教保員在高壓環境下情緒失控,進而對幼童施暴。


總結

私立幼兒園虐嬰事件頻發,並非單一教保員個人行為問題,而是涉及教保人員工作條件差、情緒管理困難、監督機制不足、政策門檻降低及管理責任缺失等多重結構性問題。解決此問題需從改善教保環境、提升監管效能、合理分配照顧負荷及提高私幼品質等多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