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去醫生或語言治療師評估的時機,主要是當家長發現孩子在語言發展上有明顯落後或異常時,尤其是在0-3歲這個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內。具體情況包括:
- 寶寶在20至24個月大時,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不足,例如不會說簡單詞語或句子,且語言理解、認知、互動發展正常,但口語表達有三項以上未達標準,建議儘早尋求語言治療師評估。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或說話很少,且沒有聽力、視力或認知障礙,可能是遲語兒,應及早介入,避免錯誤認為「大隻雞晚啼」自然會好。
- 出現發展遲緩、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學習障礙、走路常跌倒、說話不清楚、不願開口說話或人際互動不佳等情況,建議盡快到復健科或相關專業團隊進行評估。
- 幼兒園老師或照顧者反映孩子太文靜、不愛說話,家長也應考慮帶孩子去醫師診斷,找出潛在原因並及早介入。
總結來說,當寶寶在語言發展里程碑未達標,或有上述行為異常時,應儘早帶寶寶去醫生或語言治療師評估,及早發現問題並開始適當的治療或訓練,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