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症與牛奶蛋白過敏對寶寶腸胃的影響有明顯不同,但兩者都會引起腸胃不適,常被家長混淆。

乳糖不耐症對寶寶腸胃的影響

  • 成因:寶寶體內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導致乳糖無法被消化,直接進入腸道被細菌發酵產生大量氣體。
  • 症狀:腹脹、腹痛、嘔吐、拉肚子,且腹瀉可能持續,嚴重時會損傷腸道黏膜,進一步破壞乳糖酶活性,形成惡性循環。
  • 發病時間:通常在攝取含乳糖的奶類後1至2小時出現症狀。
  • 處理方式:改用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奶,待腸道乳糖酶活性恢復後再回復正常飲食。

牛奶蛋白過敏對寶寶腸胃的影響

  • 成因:寶寶的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
  • 症狀:腹脹、腹瀉、嘔吐之外,還會有皮膚搔癢、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氣喘。
  • 發病時間:喝奶後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內即出現症狀。
  • 特徵:除了腸胃症狀,還伴隨免疫過敏反應的其他表現,如皮膚搔癢和呼吸道症狀。
  • 處理方式:避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並在醫師指導下選擇適合的替代奶粉。
項目 乳糖不耐症 牛奶蛋白過敏
成因 缺乏乳糖酶,無法消化乳糖 免疫系統對牛奶蛋白過敏
發病時間 飲用後1-2小時 飲用後幾分鐘至十幾分鐘
主要症狀 腹脹、腹痛、嘔吐、腹瀉 腹脹、腹瀉、嘔吐、皮膚搔癢、過敏症狀
其他症狀 無免疫反應相關症狀 皮膚異位炎、呼吸道過敏症狀
處理方式 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奶 避免牛奶蛋白,使用特殊配方奶

總結來說,乳糖不耐症主要是消化酵素不足導致的腸胃不適,而牛奶蛋白過敏則是免疫系統反應引起的多系統過敏症狀。家長若發現寶寶喝奶後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且伴隨皮膚搔癢或呼吸道症狀,應考慮牛奶蛋白過敏;若症狀較單純且延遲出現,則可能是乳糖不耐症,建議尋求醫師診斷與指導。